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来临之时,2021年劳动节前,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泰州市工作站负责人丁玉林和记录者朱竞等同志来到革命烈士张培芝同志后代,泰兴市张桥镇镇西村刘春城的家中,见到了这张烈士证书。
岁月虽然过了70多年,但烈士证明书上的字迹清晰可见,上面写着张培芝同志在淮海战役歼灭蒋匪黄百韬战斗中光荣牺牲。这张革命烈士证明书是70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为烈士张培芝颁发的。
张培芝烈士的碑现在江苏省泰兴市杨村庙烈士堂,每年清明节和烈士牺牲日后代都要去墓碑前祭奠。张培芝的儿子己是古稀老人,他每年都要和他的子孙讲述红色记忆中的父亲。张培芝原名刘荣芳,1939年参加抗日团体读书会,年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受组织派遣,以经商为名常住江苏省泰兴城,负责城乡的地下联络工作和搜集、传递敌方情报。当年为了更好的从事地下党工作而改名换姓。那个时间张培芝是搞地下党工作,在泰兴是城乡联络组织的支部书记,然后到新四军部队担任过连长、政治指导员、副政治教导员、政治教导员。在泰兴市史志档案办公室存放的江苏省革命烈士英名录上:记载了张培芝于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牺牲,在泰兴烈士堂陈列室的一面墙上展出张培芝烈士的画像及生平。资料显示张培芝在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集团的战斗中荣立特等功,张培芝所在的营荣立集体二等功。在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集团的尤湖村战斗中,张培芝烈士被敌人的子弹穿击了他的腹部,他的肠子都挂在了马背上,还继续战斗,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80多岁的刘春城是烈士张培芝的儿子,70多年来这张证书一直被红布包裹着。张培芝儿子刘春城向记录者介绍:这个烈士证书对我家来说是一份荣誉,一份红色印记,因为我父亲为革命流血牺牲,我一直很好地保存,而且我的子女在清明节和父亲牺牲的纪念日我都要拿出来看一看,给子孙们重复讲述着父亲的故事。我自己也感到无比的光荣、自豪。 1948年我父亲在淮海战役中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那时候由于消息闭塞,家里人当时并不知道。渡江战役时,父亲的老部队正好路过泰兴,在渡江的时候住在我汤庄大姨家,当时原和父亲是一个营的副教导员,代部队把烈士证书发给我大姨夫,我大姨夫即带着部队的领导到我家来将这份迟来的烈士证书送到我手上。 这份烈士证明书随即被送到了我奶奶的手里,在奶奶和妈妈去世后,这份烈士证明书一直由我保管。
记录者随即到泰兴革命烈士记念馆采访泰兴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韩海涛,据韩馆长介绍:张培芝烈士荣获特等功的事迹,烈士在战场上用自己的背架住机枪,最后不幸中弹牺牲,他的这种大无畏精神就充分体现了泰兴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不怕死、不怕困难的品质,也是泰兴精神在他身上的一种体现。泰兴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烈士红色印记:如特级英雄杨根思、苏浙地区第一党支沈毅等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的革命烈士鲜血换来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年来临,希望弘扬老一辈无产者革命精神,让我们的后代传承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积极学习,创造更加富强的新科技新发展的国家。
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泰州市工作站将结合当前工作,对所有记录者将进行红色传承教育和学习。(记录者:朱竞、周丽琴、陈兰、丁玉林)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