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 >

吉林四平:政法英模守护正义的“天平卫士”

发布时间:2021-04-14 14:11|栏目:社会新闻 |浏览次数:

1995年8月,正值而立之年的谭贵林,从部队转业到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弹指间已过去了25年。作为一名法官,心中要有法律,要有公正,更要有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一起案件,不仅仅涉及法律的威严,更牵动着百姓的幸福生活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2016年,四平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向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破产清算申请。这可是四平的支柱企业啊,该企业资产9.3亿元,负债49.4亿元,案件涉及430多位债权人和2000多名职工的饭碗,以及他们身后的千百个家庭。如果简单裁定该企业破产,债权人清偿率几乎为零,员工都将下岗失业。此案还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是一个难啃的“骨头案”。

 

谭贵林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数次深入企业调查。

考虑到该企业的特殊性,谭贵林和合议庭没有急于下达宣告破产的裁定,而是向院领导提出了进行预重整的审判思路,在征得各方同意及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后,启动了破产重整程序,在案件审理中,他创新提出建立破产案件的例会制度,取代传统的“坐堂审理”。

在审理这起长达2年多的破产案件时,谭贵林经常是刚从审理案件的法庭走出来,就马不停蹄到市政府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处开会,研究企业重整的法律问题,处理相关法律事务。晚上回到家,还要对案件和会议纪要进行分析研究,以便理清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2018年9月12日,谭贵林到企业察看和了解生产情况。

700多个日夜,谭贵林每天承受着债权人、债务人的各种猜忌、指责以及来自各方面的舆论压力,有些债权人在网络上雇佣水军,发帖子写文章,肆意抹黑法院,变着法地泼脏水。尽管面临重重阻碍,但他和他的同事们还是咬牙干、加油干,2018年12月31日,终于使钢铁公司重整成功!

新组建的钢铁公司当年就实现工业产值45亿元,利税1亿多元, 2000多名职工如获新生。这起案例被写入当年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人大工作报告,被誉为企业破产重整案件的成功范例。生产线没有成为废铁,职工的合法利益得到保护,工人们见到谭贵林就说:“谭法官,你保住了他们的饭碗,可是你连口水都没喝过他们的,你真是个好法官。”

2013年以来,谭贵林共审结各类案件980余件,涉诉标的额60多亿元,无一件案件引起矛盾激化,受到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的肯定,也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

然而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和谭贵林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2004年的一天,他爱人突发脑溢血,从此再也没能站起来。专家对他说:“没意义了”,这言外之意就是让他放弃。但是,他不忍心也不能就这么放弃她,在医生们惊讶的表情中,他毅然把爱人接回家里,为她翻身、喂饭、换尿布。那时孩子还小,他一边护理妻子,照顾女儿,一边审理案件,经常是干完了所有的家务,再回到案头拿起卷宗到深夜。这一坚持,就是十六年。

 

深夜,谭贵林在家中研究卷宗。

他也曾经想过请护工,可请一个护工每个月要七八千块钱,他实在是拿不出这笔钱,而且他也坚信没有谁能比他照顾地更细心。尽管生活艰辛,但是谭贵林深深地懂得,法官的每一次槌起槌落,都体现着法律的威严,无论亲戚朋友还是同学、战友,凡是找他说情通融的,一律免开尊口。

但是有一次他也犯了难,他的老首长亲自上门找到他,要他对一个当事人给予照顾。那可是他的老首长,在他心里像父亲一般的存在,可是思来想去,他还是对老首长说出了心里话:“老首长,我感恩当年您在部队时对我的培养,可是我心中这杆秤若是倾斜了,怎么能对得起您对我的教导,怎么能对得起老百姓对我的信任呢?”老首长听后拂袖而去。战友们都埋怨谭贵林把老首长得罪了,可他却说:“老首长生气走了,我心里也不好受,做为法官,心中的天平不能歪啊!”

谭贵林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续秉承“持心如衡,以理为平”的古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不忘初心,始终做一名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司法为民、清正廉洁的优秀好法官。(记录者:张伟)

责任编辑:吴迪

Copyright © 2021 中国记录者资讯网 版权所有
电话:010-6959189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南街73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0045462号-2